人在酒場,身不由己。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喝酒,醉的是心情。成功時喝的是慶賀酒,接風(fēng)時喝的是洗塵酒,失意時喝的是憂傷酒,情之所至,不醉不歸。
“酒逢知已千杯少”。喝酒,醉的是氣氛。人投緣,話投機,彼此猜拳行令,酒助人興,人借酒興,在推杯換盞中,忘掉了世界,忘掉自己,最終一醉方休。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喝酒,醉的是環(huán)境。酒由情生,情添酒意,邀三五知已,夏夜,露天,大排檔,要一打生啤,看大屏幕足球世界杯瘋狂進球;冬晚,室內(nèi),開空調(diào),吃火鍋,喝紅酒,看窗外漫天飛雪,這意境成詩入畫,如此情境,酒不醉人人自醉。
“陪君醉酒三萬場,不訴離傷”。喝酒,醉的是感覺。有時候要的就是那種感覺,為心中的她,為遠(yuǎn)行的他,心甘情愿的買醉。
“醉臥桌頭君莫笑,幾人能解酒深味”。喝酒,醉的是無奈。酒場如戰(zhàn)場,為工作,為生計,疲于應(yīng)酬,在迎來送往的酒桌上,迫于禮節(jié)、迫于規(guī)矩、迫于感情、迫于酒辭,輪番敬酒中,一時不能自己,我飄我醉。
有一首歌叫《醉酒歌》,很多版本,電視劇《戒酒記》里面的《醉酒歌》寫得最理性:“ 別喝了,行不!……別忘了妻小倚門盼君歸”。而網(wǎng)絡(luò)的一版則寫道“醉醉飄飄看當(dāng)今,人生幾何苦與樂。”歌詞飄呀飄的,不知是否也是在醉酒的狀態(tài)下一氣呵成?
醉酒的原因很多,醉酒的狀態(tài)很多,對醉酒的態(tài)度也有很多。有的人傷感,“酒醒愁還在”;有的人輕松,“一杯濁酒伴我眠”;有的人瀟脫,“人生有酒須半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有的人放達(dá),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一句“死便埋我!”落地有聲,不愧被封為“千古醉人”。
而我更欣賞白居易的“共君一醉一陶然”,這是一種境界,悠閑自得而又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