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窗臺上方的夾縫處,住著一窩麻雀。已有許多年了,每天微微亮,便聽到窗外這些“芳鄰”們在“吱吱喳喳”地呼兒喚女,熱鬧非凡。
它們小小的家就安在窗臺之上的墻壁,又是在夾縫里面,幾年來,我們無法與這些“芳鄰”正式會上一面。只從它們偶爾略過的身影和丟落在我們家門前的稻草與蛋殼,知道它們像我們一樣為自己和后代的生活奔忙。
想不起它們是何時與我們結為“芳鄰”的了。大概五六年前,我曾在樓頂養過鴿子。鴿子們白天在我們家附近的天空中飛翔,傍晚便自覺回到巢里。我們在早上和傍晚把它們愛吃的玉米、小麥、高粱等撒在樓頂。就是這些給家鴿們吃的食物引來了一些麻雀搶食,怎么攆也攆不走。就算走了,過一會還會來,像調皮的孩子跟我們捉迷藏似的。也許就是從這時起,這些“芳鄰”就在我們家的屋檐下安了家,這一住就五六年,大概這些生靈也懂得擇鄰而居吧。
一年后,不知為何我們家的鴿子隊伍越來越小,每天都有幾個飛出去了不再回來,居說被那些不厚道的人抓去做“盤中餐”了。我們只好把鴿子全部送了人。鴿子是沒有了,但麻雀的大家庭卻逐漸“人丁興旺”起來。
這些“芳鄰”就像鬧鐘一樣機敏,每天早上都在七點鐘的時候便吵吵嚷嚷開始新一天的生活。盡管樓頂、窗臺和車頂處處可見這些“芳鄰”的便便,但我們從沒有埋怨過。偶有興致,我們會在樓頂的花盤里種些花花草草和青菜。春暖花開時節,鳥兒的鳴叫,花兒的芬芳,春泥的氣息,一如夢境中的鳥語花香出現在現實里,讓我們陶醉。
感謝這些“芳鄰”,它們是我們與大自然的唯一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