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的光陰里,我幾乎已經徹底淡忘了“武俠”這個詞匯,即便它曾經在自己的歲月里溢彩流光。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我的“俠之夢”源自于《天龍八部》里這首閱之難忘的唐詩絕句。它在特殊的場景中強烈沖擊著少年閱讀者的神經元。當詩意表達恰恰與武俠小說的情節故事珠聯璧合之時,它便激蕩出了無窮張力,張力的箭矢直指閱讀者靈魂的深海……從那個時候起,我的人生夢魂中總是閃現或明或暗的俠義燈盞,而且,一路相隨,難舍難離!
回頭追溯起自己動筆書寫武俠小說的歷程,大致始于高中時候。想當初那時候,九十年代情懷初開的青蔥少年,居然對于金庸先生《書劍恩仇錄》凄婉、傷懷的故事結局心存憤懣,久久沉溺,不得解脫。以至于,有一天,開始自己提筆揮寫《書劍續》,雖然不過是狗尾續貂,而且中途輟筆,再無下文,但是由此之后,始終以紅花會總舵主“家洛”為名的文章卻一直延續至今。
流光歲月里,少年郎懵懂的襟懷世界,除了仗劍千里的豪邁情懷,事實上已經沾染了江湖兒女的愛恨情仇。再后來的時日里,《笑傲江湖》詭秘的武林權謀,小李飛刀、多情劍客的沉郁佯浪,鐵血大旗、盜帥留香的豪氣聰慧,無一不在激昂豐富著少年的武俠夢。時光荏苒,華年若水,青蔥少年郎如今已將年屆四旬,雖然他真正創作完成的武俠小說寥寥無幾,更多的文字依然止于殘篇、花絮,譬如《飛駝易楓》。但是我始終堅信,只要他內心深處的俠情不死,心燈不滅,只要他人生處事、言行風范始終遵從于俠義二字,那么他的人生旅程就應該算得上是無悔無憾了!
心靈旅程,本是自由疾駛的綠皮火車,但是不經意間便會有人造訪,光怪陸離。這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淺顯道理吧。我想,真正意義上的江湖笑傲,平生無從奢望,其實更應該趨向于一份從容,而從容則莫過于恬淡心安,物我皆忘。有心江湖,步履艱難,無心坦淡,何事嗟傷?
人情過后,任憑淡卻,但求彼此相忘于江湖。
行板無歌,也許那才是俠義衷腸最為奢求的修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