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寒冷,隨著北方的冷空氣不斷南下,西山的山頂上已經開始結霜。高聳的盤王殿山的山腳下,農戶侯老漢家的灶屋騰起了陣陣煙霧,灶屋邊的土灶上的熱水已經滾開。侯老漢家外出打工的兒
子剛剛回到家,正在溪邊的山石上打磨著鋒利的殺豬刀。每年,西山的農戶都會殺年豬、做臘
肉。臘肉也是整個冬季和春季不可獲缺的美食。做臘肉的原材要選自西山本地生長的土豬,選用豬肥瘦相間的部位,配以醬油、鹽、高度白酒等佐料腌制兩到三天后,晾干多余的水分,就可以上土灶煙熏。煙熏選用果木為佳,配以谷殼、橘皮、橙子皮、柚子皮或甘蔗渣等。經過一段時間的熏制,肉中的水分和多余的油脂逐漸蒸發,就可以對臘肉停止熏制,而將其掛在農家的土灶上,等待美食的第二次蛻變。在西山,都是將新制的臘肉懸掛貯藏,臘肉在土灶上隨著乳酸菌漸漸發酵,催生出更加緊實的肉質和肥而不膩的口感。侯老漢的年豬已經宰殺好,新鮮的
豬肉也已經按部位切割。他看著放在案板上豬肉,心中早已經盤算好豬肉的分配:哪一些做臘肉,哪一些留著過年做年夜飯。時近中午,廚房早已燉好一鍋豬頭肉準備款待前來幫忙殺豬的族人。侯老漢也取下了去年熏制好貯藏了一年的臘肉,這種臘肉比起新制的臘肉肉質更好、更緊實,而與之搭配的最好食材也是冬季最難得的時令蔬菜———冬筍。臘肉先在火上退過毛,清洗干凈,切成薄片;再用熱水煮軟,去除水分,油煎;接著將切好的冬筍片和青椒翻炒。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搭配食物的滋味,讓冬筍與臘肉充分融合。臘肉皮脆彈牙,肥肉多汁、瘦肉筋道,吃到嘴里有一種酒的香味以及果殼帶來的果香,還有木材煙熏留下的自然的清香,再配以冬筍清香解膩、脆嫩爽口,是一道冬日里難得的美食。屋內,大家共同舉杯喝著自家新釀
的米酒,笑聲、歌聲彌漫山谷,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感,縈繞在這片大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