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鼓鼓的,有三個大尼龍袋子。電動車實在是不好馱,只好借了輛車才運回家。打開一看,是四床嶄新的棉被,幾身孩子的棉襖棉褲,還有兩個鋪的小褥子。
收到這些東西,我有些意外,也有些內疚。其實,秋收前,一次和母親通電話,她就一再的叮囑我:“我給你做了幾床棉被,還有孩子的棉襖棉褲也做好了,有時間的話回家一趟,眼看著天冷了,也到用的時候了。”我說:“娘,干嘛這么麻煩啊,現在到處有賣蠶絲被、羽絨被的,輕軟也挺暖和的。還有專門做小孩棉衣的,我自己買就行了。”母親卻不以為然的說:“什么也沒有棉花瓤子絮的被子和棉衣暖和,再說,趁我現在還做得動給你做幾床,以后做不動了,你想要也沒得要了。”可我一直沒抽開身,想不到母親居然給寄過來了。
在農村,冬天都是自家燒爐取暖,溫度不會很高。母親也生怕我們挨凍,總是把棉被絮的厚厚的。我告訴她說:“城里都是集中供暖,屋里溫度有20多度呢,蓋不著厚被子。再說被子夠蓋了就行,做那么多還占地方,每年還得晾曬,加上你眼睛又老花,就別為我們操心了。”我的本意是不想讓她太過操勞,以后就別再費事給我們做棉被了。不想,之后母親又特意給做了幾床薄些的棉被。
摸著柔軟的棉被,我的心暖暖的。雖然,我沒有看到耕地、播種、鋪地膜、除草、澆水、打叉、噴藥、采摘等等這一系列繁雜勞累的過程。但我能想象,在經歷從春到秋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父母為此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想到這里,我的腦海里不由浮現出那塊棉田來,遍地野草枯黃的田野,玉米等莊稼早已被農家收入糧倉,只有一株株棉花還在田間傲然挺立,綻放的棉桃盛開出白色的花,一朵朵,匯聚成一片,仿佛種在天邊的云朵。母親彎著腰在棉間仔細的采摘著,時不時直起身來捶捶腰間。母親的笑容和白發在清風中飛揚,在陽光里蕩漾。我深切的了解,每一朵潔白的棉花里,都蘊含著一滴滴讓人心疼的汗水和綿綿不絕的親情。
其實,村里主要是種植小麥和玉米,種棉花的并不多,主要是這類農作物打理著麻煩,也基本不賺錢。一般是誰家閨女要出嫁,或者是兒子要娶媳婦,才會種上幾分地的棉花,做被子用。那一年,任性的我為了愛情毅然決定遠嫁,父親心有不愿,生怕我受了委屈無處訴說。可母親卻勸慰他說:“你要相信女兒的眼光,她選的人肯定沒錯,我們做父母的只要祝福就好了。”只是結婚匆忙,母親沒來得及為我準備棉被,于是這也成了她一直掛念的事。之后,母親便隔兩三年種些棉花,做成棉被,讓我帶回家里。女兒出生后,知道我不會做針線活,每年母親都會早早的給她做好棉衣。絮棉被時,母親坐在地上的葦席上,被面鋪平,棉花擱在身邊。然后,一層層絮下來,再一道道縫好。一床棉被做下來,母親的衣服上,頭發上,干裂的手上,都沾上了棉花毛,仿佛落入凡間的圣誕老人,可愛極了。
天漸漸冷了,天好的時候,我把絮好的新棉被拿出來曬曬,晚上蓋在身上,蓬松溫暖,總能聞到一種來自田野的清新香甜的味道。那是陽光的味道,更是母親愛的味道。有了它,晚上睡得特別踏實,就連在夢里也是暖暖的。
于我而言,母親給予的愛,像棉花一樣柔軟、潔白,沒有一絲雜色,也像這棉被一樣,包裹著我,溫暖著我,全心全意,無法替代。母愛如棉,在棉質的愛里,是無法拒絕的關愛,更是永遠隔不斷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