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鄉村的四季是涇渭分明的。春來暑往,代表收獲的金秋過后,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將迎來一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天。
一入冬,整個鄉村的田野便顯得寂靜和荒涼起來了。抬眼望去,遼闊無垠的田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變得蒼茫而昏黃,這種單一的顏色一直延伸至遙遠的天際,與明凈的天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田地里一片空曠,只有秋天里的玉米秸稈堆成的柴垛在凜冽的北風中嗚嗚作響。通向田地中的機耕路也在冷風中變得干燥而硬實,踩在上面硬邦邦的。路兩側的楊樹早已褪光了葉片,只剩下干枯冰冷的枝丫依然在風中伸展著搖晃著,連飛鳥都很少見到。
村莊邊上的水塘此時已然結了薄冰,秋后的殘荷依然撐著干枯的葉片,將那份優雅的美麗凝固在了這一瞬間。蘆葦類的草木在冰面上搖灑著雪白的穗子,雖然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靈動,但依然會有魚兒們在水底暢游,輕輕觸碰它們的根莖。坑塘邊的草木枯黃,泥土干裂,想必在那冰冷的泥土之下,冬眠的蛙兒也定在酣然大睡,做著春暖花開的恬夢吧。
冬日里,鄉村人依然會早起,多少年來勤勞忙碌的習慣是始終改不了的。婦女們在天剛麻麻亮時,便已起身點燈為外出務工的男人和上學的孩子們做飯,灶臺間的風箱呼呼生響,等到一家人都起床時,蒸騰的熱氣隨著飯香已彌漫在了里外屋子。
豬圈里的豬兒們此刻已是饑腸轆轆,用嘴角拱著圈門哼哼著,等到主婦們拎來豬食桶,用馬勺將熱乎乎的食料倒時豬槽時,才呼嚕呼嚕地貪婪大吃起來。濺在槽外的食料引來一群麻雀,它們機靈地在地面上跳來跳去的啄食,一旦有人走近,便忽拉一聲飛得遠遠地,在院中的樹枝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漸漸地,太陽出來了。金色的光芒灑滿了鄉村,暖洋洋的感覺慢慢地驅走了冬夜蓄積的嚴寒。街頭響起一聲聲賣豆腐的清脆梆子聲,還未吃過早飯的人們便陸續著端著一碗黃豆從街前街后趕過來換豆腐。掀開豆腐蒙布,鮮嫩雪白的豆腐冒著熱氣,一股豆花香撲鼻而來。人們利用稱稱的空當,拉著幾句閑磕兒,談論著村里村外的新鮮事兒,在瑟瑟的寒風中,雖然嘴中呼出的氣流變成白霧,但感覺竟有一股暖意在心間輕輕地流淌。
吃過早飯后的人們開始出村各自忙碌了。大人們先后出門,頂著北風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出去奔波勞作;女人們則聚在一起坐在熱炕頭上拉家常、納鞋底、做冬衣,為大人孩子們的冷暖操心;孩子們背起小書迎著朝霞到村小學去念書,內心期盼著寒假和春節的到來,琢磨著又可以隨心所欲地玩鬧了。人們各自都有內心的愿望,都有各自的想法。
鄉村的冬天,寂靜中夾雜著幾分忙碌;鄉村的冬天,寒冷而又隱蘊著幾分溫暖。
雖然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場雪花將鄉村覆蓋上一層柔軟的毯子,遮敝了大大小小的事物,但那也阻擋不住人們奔向美好前程的腳步,凍不住人們向往幸福春天那顆火熱而滾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