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著初夏的陽光,我踏上了回家鄉的路。一進家門,溫馨的感覺便迎面而來。父母忙著找吃的,像是招待客人一樣熱情。我說別忙了,就是到家看看你們。陪父母閑聊了一會兒,我出了屋到外面走走看看。
五月的天氣,陽光正暖,村莊已蛻去春天的羞澀,換上了夏天的沉穩。街道上到處是一片濃濃的綠蔭,不知名的鳥兒在繁枝翠葉間動聽地歌唱,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淡淡的花草清香。院子的窗臺上,幾株蟹爪蘭開了,青翠的枝葉蔓伸,火紅的花苞綻開。父親說是從集上買回來的,侍弄些日子便開了。
院子里翠綠的夏意映入眼簾,站在院中,會有一股涼爽的氣息將全身包圍。東西兩側空閑的地方都被父親辟成了菜地,菜地的墻腳有幾株在我們小的時候栽下的李子樹、杏樹和葡萄。西側的豆角秧開始順著秧架向上攀爬,旁邊的一畦韭菜齊齊整整。東側是一溝小水蘿卜,紅色的小蘿卜已偷偷地從泥土里冒出頭來。緊挨著的是一畦生菜,翠靈靈、嫩生生的,看著讓人喜愛。父親說自家種的菜,吃著最放心,多帶點回去,讓孩子們也嘗嘗。李子樹和杏樹謝掉春日的繁花,悄然掛上了青澀的果,果子在濃密的枝葉掩映下一天天孕育長大。父親說,你過來看一下,這里有個驚喜。當我走近才發現,原來在才一人多高的杏樹枝葉間竟有一個不知是什么鳥雀做的窩。小小的鳥窩由一絲絲的草葉環繞而成,像一件小巧的工藝品一樣細致精巧,可見是多么的用心和盡力。我想大概是院子里安靜閑適的環境才吸引小鳥來此安家的吧。父親說,他不會讓人動這個鳥窩的,在這清靜的小院里,鳥兒還是他們的伴兒呢。
穿過院子里的綠蔭,門口的黃狗親熱地向我搖著尾巴,我信步走出院門,眼前便是一片開闊的田野。由于今年雨水稀少,田地中還未耕種,但人們已經做春播的準備:田地均已翻耕,新鮮的泥土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特有的清香。地角田邊的野花野草吐露著新綠與芬芳,在夏風中招搖。向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機耕路,路兩側全是清一色的楊樹。記得它們還是在我小的時候栽下的,現在已經長得濃蔭蔽日,高大粗壯。初夏的風兒吹過,楊樹發出清脆的聲響,飄蕩出老遠,就像夏天里的原野在盡情地放聲而歌。向東是一個干涸的池塘,小時我和伙伴們經常在那里玩耍。那里曾經有清清的塘水,有靈活的小魚,有聒噪的蛙聲。坑塘上面有碧綠的莊稼,有青青的麥子苗。而現在,池塘里已長滿了野草,我知道,就像莊稼地一樣,池塘也在期盼著一聲盛大的雨水到來。再向東,便是連綿起伏的群山,遠山含黛、青墨如畫,依然是多少年不變的記憶中的模樣。
夏天的風吹在人的身上,也撫在人的心上,暖暖的、軟軟的。老屋就這樣靜靜地籠罩在醉人的夏風之中。流連在度過我人生十多年光陰的院子當中,在蓬勃向上而長的夏日帶給我一些驚喜的同時,我也驀地發現許多東西已悄然改變了模樣:老屋的屋檐下陳年的燕子巢早已不在了,巢的痕跡還依稀可辨;屋檐下的灰瓦已經斑駁,泥灰的墻頭布滿了飽含滄桑的青苔;墻外的槐花花潮已經漸漸謝幕,淡淡的槐香一如當年馨香而甜蜜。
當父親招呼我進屋時,我發現父親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了,母親額頭的皺紋也增添了不少。我知道,歲月的年輪碾過人生的軌跡,改變了我們周圍的許多事物,也帶走了那些美好的昨天,留也留不住,挽也挽不回。但是,惟有心中那一份濃濃的親情和魂牽夢縈般的家鄉味道,卻如一壇上好的陳釀,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