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學(xué)時光是在離家十幾里外的學(xué)校度過的。由于離家遠,我中午就不回家,在教室里吃自帶的干糧。到了冬天,天黑的早,又要上早晚自習(xí),我便開始住校。每周回家一趟,返校的時候,總會帶上滿滿的一籃子干糧,有饅頭、包子和餅之類的。學(xué)校食堂除了給住校的學(xué)生熱干糧外,還會做一些片湯、疙瘩湯。那時,大部分同學(xué)都會買上一份熱騰騰的湯飯,而我總是例外。不是因為我不愛吃,只是舍不得花掉有限的生活費。
那幾年,家里發(fā)生了許多事。先是父親因為澆地的事和人發(fā)生了糾紛,接著二姐又生了一場大病……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境變得更加窘迫。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節(jié)省著每一分錢,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天只吃兩頓飯。別人吃飯的時候,我就借故躲在外面,要是實在餓得難受,就用背課文來轉(zhuǎn)移注意力。
后來,我餓肚子的事被一個平時很要好的同學(xué)知道了,就非拉著我到她家吃飯。我知道她家在離學(xué)校不遠處開了一家餐館,如果去的話一定能吃頓好的,可自尊心作祟的我一再推脫。最后實在推辭不過,我就跟她一起回了家。
我們一進門,阿姨趕緊說:“快洗手吃飯吧,別客氣,就當在自己家一樣。”說著,把一盤豆芽炒餅和一碗稠乎乎的粥放在了我面前。炒餅里放了很多雞蛋,粥里有紅棗、大豆,還加了糖。這對整天吃干糧、喝白水的我來說,簡直是人間美食。
可吃著吃著,我的眼淚卻不爭氣的流下來。同學(xué)見我這樣,趕緊勸著:“你咋啦,是飯不合胃口嗎?”“不是,想家了。”“以后這就是你的家,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阿姨給你做好吃的。”阿姨說。那頓飯,是我許久以來吃的最好吃、也是吃的最飽的一次。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十幾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當年的那頓飯。不僅僅是因為美味的飯菜本身,更重要的是她們曾經(jīng)給予我的那份溫情和感動。這份愛,像穿越陰霾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心間,讓我不再感到孤單無助。
有些記憶不免隨風(fēng)而逝,而有些記憶卻會深藏于心中。這頓飯將永遠飄香在我溫暖的心底,芳香四溢、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