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我家院子對面就是農行。每天都能看到柜臺里微笑辦理業務的阿姨,她們親切地將鈔票“變成”了小本子上的數字,又將數字變成整齊的鈔票。
后來考上大學,隨錄取通知書寄來了一張農行卡,是用來繳納學費的。但卡片需要激活,于是就有了我和農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當我邁進營業大廳,來到柜臺,愣愣的看著玻璃后面的阿姨時,她親切的詢問我要辦理什么業務。我細聲說著通知書上的要求,她耐心指導我填單、并嫻熟地為我辦理了業務。從未踏入過銀行的我當時只感覺忐忑的心被農行的服務溫暖了。
在隨后的四年時光里,這張小小的卡片記載了我每一筆開支,也見證了我在大學期間的年華,這一抹獨特的綠讓我對農行格外親切。畢業后,我被選聘為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工作的兩年里,讓我更加懂得了農行“面向三農、服務三農”的理念。
2011年2月25日是我一生中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我接到了被農行錄取的通知。在農行的三年里,我先后從事前臺綜合柜員、薪酬福利、辦公室文秘等工作。工作中,我的身邊總是充滿著“巾幗花開別樣紅”的美麗,她們不同的花齡,別樣的芬芳,齊齊綻放在農行這片溫情的土地上。
剛入行時,我被分配在金江路分理處。這里的大堂經理是一位年近50的時尚阿姨,她心目中的大堂經理就是農行對外服務的一張名片,是農行的形象大使。因此她上班總是著裝規范,站立服務,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差別化、個性化的優質文明服務,盡一切可能讓每一位客戶滿意。這里還有一位辦理業務“多、快、好”的鐘姐,客戶總是愿意排在她的柜臺前。一次,一位中年婦女小心翼翼來到鐘姐的柜臺,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很怕被拒絕、被指責。原來她是來存1元、5角票面的零錢,完整券和殘損券都有,并且已經跑了好幾家銀行,但都沒有愿意收的。鐘姐熱情地接待了她,并耐心的用手工清點了鈔票,當客戶看著鐘姐滿手都弄得黑乎乎的,抱歉的說道“謝謝你,還是你們農行好”,鐘姐只是微笑的答道“不用謝?!?/p>
辦公室的工作沒有令人矚目的營銷業績,沒有驚天動地的顯赫事跡,只有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但在這里,每一位女人都用她們最積極的心態演繹著自己最特質的角色。檔案整理中,余姐每天都要面對堆積如山的各類檔案,纖細的她常常被厚重的檔案淹沒,但陽光的她并沒有因此而疲憊不堪,得空時總會為辦公室的植物澆澆水,放松心情。遠程工作站的汪阿姨每天都要做好最嚴謹的文件流轉,上傳下達工作,每年收發文件近6000個,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而十年如一日枯燥的文件編輯、重復的蓋章發文、忙碌的鍵盤操作并沒磨滅她對運動的熱愛,每逢興趣小組活動她必然參加。負責后勤的王阿姨是出了名的“熱心腸”,會議接待、家屬區停水停電、辦公樓清潔打掃、食堂餐具采購……事無巨細,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巾幗花開,她們毫不惹眼,默默開在墻角路邊,卻用她們的清香芬芳著過往的人們;巾幗花開,她們樸素淡雅,扎根于厚實的土地,絢爛成一片宜人的風景;巾幗花開,她們在無私的奉獻中競相綻放,在農行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留下一路別樣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