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最美的季節是清明。清明時節的淋瀝春雨,滋潤著家鄉的山、家鄉的樹、家鄉的人,讓春天更加透明晶瑩,一片生機勃勃。
清明是掛在故鄉的鄉情。在家鄉的故土上,聆聽山風的歌唱,呼吸泥土清香的氣息,鄉情便會瘋長起來。那是一種無法割舍的濃情,牽掛一生。
清明是懷念祭祖的節日,杜鵑花開、芬芳無限。我們悼念親人,到墳上給祖先掃墓添土,在墳頭掛串白紙以寄托哀思,為活著的人更好的生活。清明時節,草木紛長,思鄉之情也在紛長。
故鄉的清明是美麗的,青翠欲滴的松樹和五顏六色的山花,把整個山嶺點綴的如詩如畫。晨光熹微,遠眺故鄉,霧繞群山、云掛藍天,虛無縹緲、若隱若現。每年綠柳依依,春風吹起素白紙條的時候,身在異鄉的我,思念之情便越發濃烈。而我會一天天老去,但清明卻依然年輕,不斷涌動的鄉情,讓我朝思暮想。清明的幽香,是故鄉的味道。故鄉的形狀,在游子心中,就是掛在清明的鄉情。
故鄉的清明,總有沾衣欲濕的杏花雨和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綠樹抽枝發芽,各色的花朵競放,草兒是嫩綠嫩綠的,一切都美得令人心悸。春雨無聲,默默打濕你的哀思。每到清明節,大人總會領上孩子,到已故親人的墳上嗑頭、燒紙錢,然后掛上親手剪裁的清明條。五顏六色的清明條隨風飄舞,像是在傳遞著陰陽相隔的親人間最深厚的思念。
長大后,開始了異地的求學之旅,清明的時候,很少能夠回趟家。于是每到清明時節,心中對家鄉的思念便如春潮滾滾而至。綠色的故土、裊裊的炊煙、父母慈愛的臉龐在夢中久久縈繞。站在窗前遙望故鄉的方向,無法看見的家鄉,總會讓我熱淚盈眶……清明就是思念鄉情滴落的一滴眼淚。
清明時節,故鄉散發著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遠方的兒女們。當雨水滴落在我的臉頰上,我便會被鄉情灌醉。感懷故鄉山水的養育之恩,無論身處何方、官拜何位,心里都要有故鄉。每個有鄉情的人都不可能幸免,因為這種魅力的吸引,就在于那看不見摸不著的鄉情。逝者已矣,鄉情在心間肆無忌憚地蔓延。鄉情就如一方小小的墓地,我們在外頭,親人在里頭。
清明蘊藏著濃濃烈烈的鄉土味,散發著親親和和的鄉音,流露著真真切切的鄉情。這鄉情,處處溫暖著家鄉人的心靈,它是人世間最珍貴、最純真的情愫。很小的時候,每年清明,父親總是叮嚀我:“清明這一天,要給爺爺、奶奶和祖輩們上墳,這叫飲水思源,這是孝道?!鼻迕鲗ξ襾碚f,不僅是祭掃上墳,更多的是想家、是鄉思、是鄉情。祖輩在上,家是一生的魂魄。清明就是掛在故鄉的鄉情,年年召喚我回家,回家看看父母,給逝去的祖輩燒香嗑頭。
清明時節雨紛紛,鄉情也紛紛。春風伴夢回家鄉,又見村頭炊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