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通訊員 唐麗果
近年來,江西吉安轄內農商銀行立足區域資源稟賦,聚焦林業、水資源、農業等生態優勢領域,通過創新推出“翠竹貸”“油茶貸”“茶葉貸”“取水權貸”“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等多款綠色信貸產品,助力地方政府打好“兩山”轉化攻堅戰。截至8月末,吉安轄內農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23.3億元,較年初凈增4.9億元。
以竹產業做活“綠經濟”
“政府和銀行聯合推出的‘翠竹券’,讓分散的竹林轉化為可量化的金融資本,接下來的生產經營更有底氣了。”井岡山某竹產業公司負責人表示。
毛竹不僅僅是一道亮麗風景,也是支撐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資源。近年來,井岡山農商銀行圍繞全竹產業鏈發展需求,創新推出“翠竹券授信貸款”。該行通過聯動市政府、林業局等部門,以竹林商品價值與碳匯增值為核心評估依據,選定企業發放首批“翠竹券”并完成貸款授信,推動首筆300萬元“翠竹券授信貸款”順利落地,為當地竹產業、上下游企業、農戶提供融資渠道,讓井岡山30萬畝竹林實現從資源到資本的轉化。
為節水產業引來金融活水
“這是我省發放的首筆以取水權為質押的‘節水貸’,有效解決了涉水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遂川農商銀行信貸管理部負責人表示。
立足當地水資源特色,遂川農商銀行在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及水利、電力等相關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向該縣高坪鎮聯珠電站發放了全省首筆400萬元“水權+節水貸”,“綠水”成“活水”的產業創新之路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產品推出后,各地紛紛推廣復制該融資模式,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金融通道。
讓生態價值“看得見”
“我們通過對特色地域單一濕地生態系統的物質供給、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調節等多項功能進行專業化量化評估,讓生態價值轉化為公信力的價值評估。”吉水縣兩山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為破解生態資源“沉睡”難題,吉水農商銀行與縣兩山公司合作,選取該縣丁江鎮516畝濕地后備資源庫特定地域單元內的生態價值作為質押物,經過第三方評估后,成功發放全縣首筆濕地VEP質押貸款990萬元,讓“看不見”的生態價值變為“摸得著”的融資資本。
下一步,吉安轄內農商銀行將繼續深化與各級政府和市場主體的合作,推動構建更加科學的生態價值評估體系、風險分擔機制和政策支持環境,進一步拓展綠色金融的深度與廣度,為“兩山”轉化提供更堅實的金融支撐。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