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紡織產業是浙江蘭溪的傳統支柱優勢產業,蘭溪先后榮獲“中國織造名城”“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等稱號。隨著綠色變革在紡織行業全面鋪開,紡織企業曾普遍面臨“設備升級缺資金、環保改造融資難”的發展瓶頸。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蘭溪農商銀行主動作為,創新推出“織機貸”等金融工具,支持傳統紡織產業迅速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走進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蘭紡織”)的智能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整齊排列的全自動染紗設備,機械臂正精準地調配染料用量,墻上的電子大屏實時顯示著每臺織機的能耗數據。
“2019年啟動智能升級項目時,僅進口設備就需要投入上億元資金。”鑫蘭紡織副總黃景明表示,當時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資金壓力大,蘭溪農商銀行提供的“織機貸”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這筆資金支持讓企業順利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如今,通過數字化系統的全面應用,企業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可視化管理,用水量下降了35%,廢料回收率提升至90%,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近萬噸。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織機貸”信貸產品由蘭溪農商銀行與蘭溪市紡織業協會聯合推出,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紡織行業的特殊需求。產品具有三大創新特點:首先,突破傳統抵押限制,創新性地接受設備抵押,并由行業協會提供增信支持,有效解決了紡織企業普遍存在的抵押物不足問題;其次,建立綠色激勵機制,對獲評省級以上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最高100個基點的利率優惠,引導企業主動進行環保改造;最后,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與紡織企業技術改造周期相匹配,減輕了企業的還款壓力。
“我們通過深入調研發現,紡織企業的設備更新周期通常在3年至5年,而傳統流動資金貸款期限多為1年,存在明顯的期限錯配問題。”蘭溪農商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王健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織機貸”的期限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痛點。“織機貸”自推出以來,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計發放貸款25.91億元。
在服務單個龍頭企業的同時,蘭溪農商銀行還將綠色金融的觸角延伸至整個紡織產業集群。該行與蘭溪市紡織業示范集群黨建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供15億元整體授信額度,并創新推出“紅管家”服務模式,配套服務團隊,選派金融紅管家分隊提供常態化紅色專屬服務。
綠色金融不是簡單地在產品上貼標簽,而是要真正融入產業升級的全過程。這場由金融力量驅動的綠色變革,正在為傳統紡織產業綠色轉型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通訊員徐家昱、胡舒對本文亦有貢獻)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