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背景下,湖北武漢農商銀行作為湖北省“兩農信用貸”在武漢試點的獨家指定銀行,主動扛起金融服務“三農”的使命與擔當,以創新信貸產品為筆,以精準服務為墨,書寫著金融賦能農業產業升級、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的生動答卷。
木蘭湖畔,青山疊翠,碧水含煙。周先生的種植園就扎根在這片靈秀山水間——山腳下苗木栽培基地綠意盎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正醞釀生機。
“現在想趁熱打鐵,把山道修通、垂釣區建起來,吸引游客玩耍,可項目周期長,流動資金一下子跟不上了。”周先生既盼著盡快啟動項目,又為資金難題犯愁。
武漢農商銀行盤龍城支行客戶經理獲悉周先生的資金需求后,當天便驅車來到木蘭湖畔。“您放心,‘兩農信用貸’就是為解決這類難題設計的,我們用線上系統辦,效率肯定能跟上。”在詳細了解項目規劃、實地查看規劃建設區域后,該支行客戶經理的一番話給周先生吃了“定心丸”。
該支行團隊充分運用武漢農商銀行特色線上產品,從方案設計、貸款申請到合同簽訂、授信審批,高效完成全流程線上流轉,短短半天,便為周先生綜合授信了35萬元。
高效服務的背后是武漢農商銀行盤龍城支行在“兩農信用貸”推廣工作中形成的一套成熟做法。在總行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該支行錨定主責主業,將數據賦能與一線服務緊密結合:深度融合“兩農信用貸”運行平臺的數據優勢,把系統評級結果作為精準放貸的“導航儀”,讓信貸資源流向最需要的田間地頭;同時堅持“走出去”“沉下去”,循著農業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深入鄉村一線,與農戶、涉農個體工商戶面對面對接,把金融服務窗口搬到村口地頭,用“上門辦”“即時辦”的高效服務,打通金融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讓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信貸支持。
一筆筆信貸資金如同涓涓細流,浸潤著田間地頭的經營夢想,讓農戶的“錢袋子”更鼓,讓農業產業的“筋骨”更壯。下一步,武漢農商銀行將不斷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助農新模式,讓“兩農信用貸”成為串聯起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紐帶,為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通訊員黃琪悅、諶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