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融資需求,“找得到”是基礎,“服務好”才是關鍵。湖北南漳農商銀行涌泉支行堅持下沉一線、主動作為,聚焦小微主體與農戶融資痛點,以“網格化”走訪摸實情,用“精準化服務”破難題,推動金融資源精準直達、高效響應,真正讓金融活水潤澤田間地頭。
“你們農商銀行主動上門,真是雪中送炭,不然公司擴建倉庫的計劃只能泡湯。”襄陽鑫杉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杉商貿公司”)負責人感慨道。
前不久,這家主營石材批發的小微企業,因輕資產運營缺乏傳統抵押物,面臨融資難題。轉機來自今年以來南漳農商銀行涌泉支行創新推行的“支小支微網格化走訪”機制。
該支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中得知鑫杉商貿公司拓展市場、備貨擴倉的資金需求。面對企業“無房可押”的問題,該支行果斷轉變思路,從“重抵押、重擔保”向“重經營、重信用”轉變。通過實地核查庫存周轉率、核驗下游合作協議等經營數據,充分激活“南擔快貸”政策效能,將“經營信用”轉化為“融資資本”。
與此同時,該支行內部高效協同,開辟專屬“綠色通道”,僅用3個工作日就成功為鑫杉商貿公司發放了200萬元貸款,高效解決了企業融資問題,助力企業新增倉儲、擴充品類,預計年銷售額將提升近30%,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養豬到豬雞合養,農商銀行的支持就沒斷過。”養殖能手楊先生說。2018年,在南漳農商銀行涌泉支行信貸支持下,楊先生開啟了規模養豬,今年初他計劃新增生雞養殖,卻為雞苗引進、場地擴建和設備采購的資金犯了難。
針對楊先生良好的信用記錄和穩定的經營能力,該支行量身定制融資方案:一方面,延續“南擔快貸”信用為主、補充增信的策略;另一方面,綜合考量楊先生長期還款能力,為他新增了100萬元3年期貸款,有效緩解其短期資金壓力。資金到位后,楊先生的家庭農場成功轉型為“黑毛豬+走地雞”生態循環養殖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還帶動周邊10余戶農戶共同發展。
從“網格化”走訪穿透融資盲區,到全周期服務激活存量價值,南漳農商銀行涌泉支行以“三大核心機制”筑牢普惠金融根基:精準觸達機制,“分片包干+需求建檔”,建立“1名行長+4個服務隊+N個責任區”的網格體系,確保服務無盲區,實現小微經營主體走訪100%覆蓋;風控重構機制,以“經營數據”替代“抵押依賴”,用活“南擔快貸”,破解輕資產融資難題;服務響應機制,推行“迅速響應、3天辦結”限時承諾,放貸效率提升60%以上,全力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今年以來,南漳農商銀行涌泉支行已累計為轄內174家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了信貸支持,發放貸款超8500萬元,“貸”動就業超700人,間接激活鄉村產業鏈產值逾1.2億元,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農商力量。
(通訊員余文婉對本文亦有貢獻)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