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云南訊(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袁碧倩)截至今年2季度末,云南陸良農商銀行累計對13個村委會深化推進整村授信工作,授信總額達4.15億元,惠及農戶3870戶。
“老傳統”+“新活力”,接力的是服務初心。“過去是農信社老同志背著包,深一腳淺一腳到村里來;如今,是我們帶著農商銀行年輕人,挨家挨戶送服務、送資金。交朋友。”正在陸良縣板橋鎮石壩村委會蔡石壩村民小組參與整村授信的村小組組長鄭蘋艷坦言。村小組長的話映射了農信服務模式的升級,農商銀行主動邀請村組干部擔任“領路人”,將傳統“背包精神”與數字化手段融合,客戶經理精準識別勤勞農戶與潛力產業,讓“深入田間地頭”在新時代延續。
“鐵腳板”+“婆婆嘴”,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村小組長熟悉村里的每條小路、每戶人家。他們帶著客戶經理,白天扎進田間地頭,晚上走進農家院落。用“鐵腳板”摸排需求,用“婆婆嘴”講解政策。借助移動終端現場采集信息,這份“沉下去”的決心,讓金融服務不再是遙遠的柜臺,而是鄉親們“家門口”的及時雨。
授信更授“心”,看見鄉親眼里的光。整村授信不是走過場,而是實打實的惠民工程。蔬菜種植大戶老陳拿到擴大種植規模的信貸資金,返鄉創業的小劉申請到低息啟動資金……農商銀行摒棄“看資產”的傳統邏輯,轉向“看人品、看信用、看發展勁頭”,精準滴灌的不僅是資金,更是鄉親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責任與榮光,扎根泥土的金融情懷。“看著現在年輕人頂烈日走田埂,我看到了老農信人的影子。”村小組長感慨道。為養殖戶“當日申貸”開通綠色通道,走訪農戶7619家,這份融在血脈里的服務基因,讓金融活水化為振興動能,托舉起萬千農戶的致富夢。
走在熟悉的村路上,腳下的泥土連著陸良農商銀行深耕“三農”的根脈。“背包精神”在數字時代煥新傳承,農商銀行以最貼近大地的姿態,將“姓農為農”的誓言寫進鄉村振興的春天里。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