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
透過已經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2025年半年度報告可以發現,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銀行聚焦科技創新、民營與小微企業發展、擴大消費等方面,加大對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信貸資源的精準投放,彰顯了銀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也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科技創新領域,上市銀行將服務科技型企業作為業務重點,通過建立專屬審批通道、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模式,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的痛點。一系列舉措不僅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及時雨”,更通過金融的杠桿效應,支持了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為產業鏈供應鏈健康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綠色發展同樣是信貸投放的“重頭戲”。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上市銀行普遍將綠色金融納入發展戰略,將金融服務延伸至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助力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新興綠色產業壯大。這既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也推動了銀行自身業務結構的優化升級。
金融服務的溫度和力度,還體現在對普惠小微、養老民生等方面的精準滴灌。
聚焦普惠領域,上市銀行持續發力支持民營、小微等領域,一方面通過減費讓利等舉措切實為企業減負,另一方面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廣和優化相關產品,不斷縮短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時間,讓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得性顯著提升。這不僅穩住了市場主體,還保住了就業民生,為經濟循環暢通注入了活力,彰顯了“金融為民”的初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金融成為銀行業布局的新藍海。上市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推出養老儲蓄、養老理財等多元化產品,并探索“金融+養老社區+醫療服務”的綜合服務模式。一方面豐富了養老保障體系,另一方面也推動銀發經濟成為拉動內需的新增長點。
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上市銀行普遍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通過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率,讓金融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同時強化風險防控,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動態平衡。數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讓偏遠地區的客戶享受到了與大城市同等便捷的金融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機構始終繃緊風險防控這根弦。半年報顯示,主要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資本充足率保持較高水平,撥備覆蓋率符合監管要求。這得益于銀行機構優化信貸投向、加強貸后管理、運用智能風控系統等多方位防控,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提供了可持續的保障。
展望未來,隨著金融改革的持續深化和金融創新的不斷推進,銀行業將在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增進民生福祉中展現更大作為和擔當。
本報編輯部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