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銀行作為關鍵的金融支撐力量,其重要性不容忽視。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銀行必須主動找準自身定位,從機制、模式、產品、科技等多個維度精準發力,為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注入金融動能。
在構建服務機制方面,銀行應建立與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相匹配的專屬服務體系。一方面,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確保金融服務精準觸達園區各個環節;另一方面,設立現代農業產業園服務專員,通過專業培訓,使其深入理解農業產業規律與園區運營模式,為園區經營主體提供從融資咨詢到風險管理的全流程專業服務,打破傳統金融與農業產業之間的信息壁壘。
破解現代農業產業園融資難題,關鍵在于創新融資模式。針對園區產業鏈長、參與主體多的特點,銀行可重點推廣產業鏈金融模式,以園區內核心企業為依托,梳理其與上下游農戶、合作社、中小微企業的業務往來關系,將核心企業信用延伸至產業鏈各端,為上下游主體提供差異化融資支持,有效解決產業鏈薄弱環節的資金短缺問題。
信貸產品的定制與開發,應緊密貼合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多樣化需求。銀行應摒棄“一刀切”的產品思維,針對不同類型園區的產業特色及經營主體實際,打造專屬信貸產品體系:對種植養殖主體,推出與生產周期相匹配的季節性信貸產品,靈活設置還款期限;對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企業,開發以固定資產、應收賬款等為抵質押的融資產品,拓寬擔保渠道;對智慧農業、綠色農業項目,設立專項信貸產品并給予利率優惠,引導資金流向高附加值、可持續的農業領域。
科技賦能是提升銀行服務效率的重要途徑。銀行應加快金融科技在農業場景的應用,搭建線上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平臺,實現園區企業貸款申請、資料提交、審批放款、貸后管理等全流程線上操作,減少線下跑腿環節,縮短融資審批時間,讓經營主體足不出戶即可獲得金融支持。同時,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整合園區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信用信息、交易記錄等多維度信息,構建更精準的農業信貸風控模型,減少對抵押物的過度依賴,為信用良好但缺乏抵押物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戶提供更多融資機會。此外,還可通過線上平臺為園區經營主體提供金融知識普及、市場行情分析等增值服務,助力其提升經營管理能力。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離不開持續穩定的金融支持。銀行必須始終以園區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服務、創新產品、提升效率,將金融資源更高效地配置到產業園建設的關鍵環節,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金融保障。
本報編輯部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