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8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下簡稱“兩新”)政策,在穩投資、擴消費、促轉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要在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認真總結評估的基礎上,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實施機制,更好發揮對擴大內需的推動作用。
在“兩新”政策落地見效的過程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主力軍,其作用不可或缺。接下來更需主動作為,為“兩新”工作注入持續且強勁的金融動能。
隨著“兩新”工作向更深層次推進,市場需求將更加多元復雜,銀行的支持力度也需進一步提升。從信貸結構來看,銀行需提升投研能力,精準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與重點領域需求,讓信貸投放與經濟結構優化同頻共振。當前部分中小企業仍面臨抵押不足、融資難的問題,銀行需突破傳統信貸思維,基于企業經營數據、技術實力開發更多服務“兩新”的信用貸款產品,同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農村市場,針對農村家電、農機具以舊換新需求設計專屬金融方案,助力城鄉消費協同升級。
銀企銀政聯動的深度,直接影響金融支持的精準度。銀行應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深入了解地方產業發展規劃,協助政府篩選優質項目,確保資金流向真正有需求、有潛力的領域。同時,要進一步創新“貸+債+股”等全口徑融資模式,為“兩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避免單一信貸模式帶來的局限性。
此外,風險防控是金融支持的底線,銀行需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加強貸款資金流向監控,提前應對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一方面,可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兩新”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市場前景進行評估,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貸款資金全流程追蹤,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同時,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當市場出現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產品需求驟減等情況時,及時與企業溝通,調整還款計劃或提供增信支持,在支持“兩新”工作與保障金融資產安全之間找到平衡。
“兩新”是一項長期工程,關乎經濟轉型升級與民生福祉改善。銀行作為重要參與者,既要總結現有經驗,鞏固已有成效,更要立足新需求、探索新路徑,不斷優化金融服務模式,提升支持質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發揮金融對擴大內需的推動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金融力量。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