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王愛靜
當前,“降本增效”成為整個金融行業必須面對的重點課題,各地農信機構同樣將目光聚焦于此,紛紛下發相關文件,推動降本增效工作向縱深發展。
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與浙江縉云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藍禮華進行了訪談,探討該行為推動降本增效采取的舉措和成效,以及后續如何構建長效提升機制,實現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目標。
記者:貴行在壓縮日常經營費用開支、營造勤儉文化氛圍方面有哪些舉措?取得哪些成效?
藍禮華:在節省開支上,我行一方面加強成本預算管理,在年初做好資產負債規劃,提前做好費用預算,加強管理人力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和措施。成本收入較2020年末下降8個百分點以上。
另一方面,我行加強不良資產清收和閑置資產處置,成立資產保全中心,組建清收隊伍,對不良資產按鄉鎮進行網格劃分,落實清收專員入網格,開展“清非增效”“清核增效”兩大行動,用好風險代理、金融調解、市場化處置等方式,拓寬清收渠道,提升清收質效。近三年,我行累計清收不良資產4.7億元。
記者:近年來,貴行如何優化存款結構壓降付息成本?如何運用數字化手段推動降本增效?
藍禮華:農商銀行要充分發揮決策鏈短、政策靈活、覆蓋面廣、客戶黏性強等優勢,建立利率差異化定價機制,對定期存款按存款金額、期限分層分類確定存款利率。同時,多渠道爭取低成本存款。我行加強與縣委縣政府及縣屬單位協調溝通,爭取財政性存款、對公結算性資金等低成本存款賬戶開立,加大代發工資、社???、收單等業務推廣力度。目前,我行發行社???9萬張;收單商戶近1萬戶,財政性存款、代發工資沉淀資金等低成本存款占比達50%。
近年來,我行一直在探索數字化改革賦能降本增效實現路徑,特別是在客戶基數提升、風險管控趨嚴、運營管理增效三大重點領域展開初步實踐,時間、人力、費用等成本均有所下降,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例如,財金助力擴中項目的推廣,通過行內客戶數據倉儲庫沉淀客戶信息數據,并與省大數據中心進行碰撞和匹配,建立擴中目標家庭信息數據庫,開展清單式走訪,提高走訪精準度。截至目前,我行簽約擴中貸款4000余戶,簽約合同金額近7億元。
記者:下階段,您認為貴行應從哪些方面繼續推動降本增效?
藍禮華:我行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以浙江農商聯合銀行“做強優勢、做亮特色、做大空間、做實風控、做精管理”為實踐路徑,擦亮鄉村振興主辦銀行、民營小微伙伴銀行、普惠金融主力銀行三張名片,全力抓好三大轉型:
一是大力推進大零售轉型,堅持“支農支小支實”核心定位,深耕農村市場,利用點多面廣、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做好強村公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創業農戶三大客群,做大農村客戶基數;積極對接鄉賢聯誼會、域外商會等主體,落實支行、網點一對一對接,為域外縉商、鄉賢提供專屬金融服務。
二是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轉型,堅持“人、崗、薪”匹配原則,推進人力薪酬改革,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效益;積極推進大運營轉型,做好柜組整合、內勤分流、集中作業三大重點,突出支行網點營銷服務職能;強化總行部室職能整合、定崗定編,有效壓降人力成本;完善資債管理機制,切實把業務發展、規模效益、成本預算納入年度規劃,定期召開資債規劃分析會,及時糾偏,實現質量、規模、效益有機統一;全面落實全流程風險管控,用好智能風控系統“T+1”平臺,抓好風控體系建設,嚴格執行大額貸款管理和7天回訪制度,嚴控風險成本;加強資本管理,大力拓展資本內、外補充渠道,確保資本與規模、效益相協調;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組織架構,提高公司治理能力。
三是大力推進增收業務轉型。積極推進財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國際業務,聯合打造有農商元素、適合農商客群的產品體系,擴大業務服務范圍。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
14:12 | 浙江浦江農商銀行構建完善“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