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之年,銀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目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看來,經濟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互聯網金融以及經濟金融全球化,都給銀行業提供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挑戰,考驗著銀行破解難題、化解矛盾的智慧。
不過,尚福林表示,總體上看,我國銀行業依然處于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銀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趨勢沒有變,發展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應對挑戰彈性增強等關鍵特質沒有變,改革創新動力充足、活力強勁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因此,銀監會有充分的信心和堅定的決心,推動銀行業爬坡過坎,邁上新臺階。
對于“十三五”時期銀行業的發展目標,尚福林提出,力爭到2020年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業機構體系,加強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具體來看,尚福林認為,銀行業應堅持創新理念,不僅要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要加快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融合;堅持協調理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與產業轉型升級并重;堅持綠色理念,完善綠色信貸工作機制,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堅持開放理念,提高自身服務企業“走出去”能力;持共享理念,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結合金融扶貧加強“三農”金融服務,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此外,還應當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優化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進一步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尚福林強調,金融越是發展,就越需要強化監管。為引領我國銀行業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行穩致遠,必須全方位加強監管,包括推進銀行業法治建設,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完善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有機結合的監管框架,持續改進監管技術和方法,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