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終于在2015年的最后一個月宣布了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全球市場均在第一時刻對此做出各種反應。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意味著什么?這已經成為近日金融業的一個重要話題。按照慣例,美元利率的波動將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大宗商品、跨境資本流動等多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稍诮裉?,我們也許應該摒棄這種慣例對思維的束縛,用全新的邏輯去思考這一國際金融業的重大消息對人民幣乃至對中國的影響。
無獨有偶,就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前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式發布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給市場關注人民幣匯率提供了一個更為客觀、全面的視角。
自2005年匯改以來,我國一直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上綜合性較強的主體也在外匯交易中考慮了一籃子貨幣的因素,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等機構都構建了自己的貨幣籃子,從而在外匯交易中較多地參考了一籃子貨幣,
由于美元在國際金融、貿易中的特殊地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觀察依舊主要基于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不少機構在具體操作中為簡化起見也以參考美元為主。
匯率浮動旨在調節多個貿易伙伴的貿易和投資。但隨著中國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和更為豐富的多邊跨境合作,僅觀察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已不能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
同時,由于不同經濟體所處經濟周期存在差異,貨幣環境和貿易條件也并非一致,只保持人民幣對單一貨幣匯率基本穩定,容易使匯率出現扭曲從而致使失衡積累,不利于增強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彈性。
更為重要的是,在人民幣加入SDR籃子成為儲備貨幣后,境外主體持有的人民幣資產規模將逐步增加,市場需要一個更與時俱進、更全面的參考指標來衡量人民幣的價值變化。
從這些維度看,人民幣匯率指數的推出可謂應運而生、符合實際。
發布匯率指數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作為一種加權平均匯率,匯率指數主要通過量化指標用來綜合計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加權平均匯率的變動,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一國貨幣的價值變化。
相較參考單一貨幣,通過這種衡量方式,能更客觀地反映一國商品和服務的綜合競爭力,也更能發揮匯率調節進出口、投資及國際收支的作用。同時,這也同我國當前的匯率制度更加吻合。
可以看到,從橫向比較,我國經濟在整體增速、進出口貿易順差、外匯儲備、財政狀況、金融體系穩健度等多個方面均處于較好水平。反映在指數上則顯示出,年初至今,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匯率指數反映的情況更客觀地評價了我國當前在國際評價維度下的真實情況。
盡管要改變根深蒂固的評價標準和行為方式尚需時日,但我們認為,只有更符合市場的參考標的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觀察和評價人民幣的新邏輯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建立。
這樣看,之前市場對美元加息后對人民幣匯率影響的各種推測都需要重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