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華市民徐先生因公司資金周轉需要,向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申請貸款。客戶經理在查詢他的征信報告后表示,徐先生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次數過多,恐怕申請貸款會很難。
多位銀行業的人士也證實了信用報告查詢次數越多,申請貸款難度越大的規律。原因是:銀行靠審查個人信用報告作為是否貸款依據之一。個人信用報告的被查詢日期、查詢操作員、查詢原因等內容,也是銀行重要參考項。
如果一段時間內,信用報告因為貸款、信用卡審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銀行查詢,但查詢記錄卻顯示該段時間內,用戶沒有得到新貸款或成功申請信用卡,說明該人財務狀況不佳,是否審批放款,銀行就要慎重考慮了。
雖然銀行貸款的審查內容有一定的客觀性,但目前的大環境是小微企業主和農民等信用報告不全的群體,想要在銀行申請到貸款還是比較困難。同時銀行的貸款不良率依舊與經濟周期也有很大關系,如果經濟形勢不好,多數銀行無法逃掉不良率上升惡運。
倘若單憑他們的信用查詢記錄就否定其信用狀況,多少有些不負責任,也會讓銀行損失掉一部分客戶。畢竟這種審批依據并非完美,信用報告的查詢次數與客戶的信用狀況并沒有直接關系,相當多的客戶是被錯殺。因此,銀行審查貸款的內容還需增加,不能過多的依靠個人信用查詢記錄。另外,客戶在申請貸款、信用卡以及查詢個人信用記錄時,也得悠著點,別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