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了“點贊潮”、“紅包潮”之后,許多市民的朋友圈在近日又迎來了“砍價潮”。從幾千元的手機到上萬元的雙開門冰箱,甚至十幾萬元的車,商家都以“邀請朋友在鏈接頁面中幫忙砍價即可獲得優(yōu)惠”為噱頭進行病毒式營銷甚至詐騙。
由于朋友圈傳播范圍廣,因此很容易吸引微友幫助朋友砍價,而砍價的前提是要填寫相當詳細的個人信息,因此騙子僅憑一個鏈接就可輕松獲取多人隱私。當然,即使頁面已經(jīng)顯示成功砍價至0元,故事的結局卻不是皆大歡喜。大量信息被騙子掌握了,但產(chǎn)品卻遲遲沒有交付。不少受騙者表示,在幫忙砍價后的幾天里都相繼收到了詐騙短信,內(nèi)容包括要求匯款或借錢。最迷惑人的是,借錢者的姓名等信息都基本正確。
在這樣的砍價活動中,很多活動本身就是虛假的。朋友圈不同于一般的購物網(wǎng)站,消費者往往難以找到明確的經(jīng)營店鋪,監(jiān)管上也存在相應的空白。因此當廣大微友參加類似活動時應盡量認準靠譜廠家、固定銷售點舉辦的活動,然后再進行購買或傳播。若無法核實該類信息的真實性,則應避免透露個人信息,免得自己吃虧上當?shù)耐瑫r還將朋友圈變成了損友圈。此外,最好在手機終端上安裝相關的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以便檢測鏈接是否安全。當接到要求轉賬的微信或短信時,不管信息內(nèi)容是否正確也要當面或電話核實信息的真?zhèn)巍W詈螅坏┌l(fā)現(xiàn)被騙,應馬上與銀行取得聯(lián)系獲取資金的實時流向,并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以便盡早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