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夜校”是貴州省農信社進一
步創新深化普惠金融、服務城鄉的重要舉措,成為了貴州農信支農文化軟實力的一張名片,獲得了百姓、群眾的贊揚。如果我們帶著“問題意識”的視角來審視新常態下農信社金融夜校的開展過程,就不難發現一些同質共性問題,如不少行社基層網點在開展中過分強調人場、排場,一味追求轟動效應、形式和過場,百姓被動“夜”校;在授課的進程中,求量、求快
、求多,片面強調村村全覆蓋,追求“速度與激情”,而不講求質量與實效,導致百姓“走馬觀花”不知其所以然。金融夜校要依靠百姓
類似諸多問題的出現,使得“金
融夜校”模式到基層變了味、走了樣、曲了形,達不到初衷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思想高度沒有認識到位,沒有真正理解“金融夜校”的初衷和內涵是為了夯實農村根基,拓展農村市場。對于省聯社提出的“要根據不同對象、
不同環境,突出特色,實施差異化培訓及內容”部分聯社沒有真正理解領會,更深層次上的原因在于沒有深刻認識到農信社當前面臨的市場發展危機、同業金融機構農村市場的競爭危機及金融產品的創新危機,沒有真正認識到農信社選擇“根在農村”發展道路的時代命題。“金融夜校”作為貴州農信推進
普惠金融的“試驗田”,是貴州農信激發農村市場活力再造的催化劑,激活持久的“興奮效應”,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口吃個大胖子,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固守現狀,必須堅持省聯社頂層設計和基層社摸石過河的良性互動,要使金融夜校深深扎根于百姓心中,必須依靠百姓支持、參與、推動;要使金融夜校不斷延續開來,必須不斷擴展和豐富其形式、內涵和外延,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措施,進而持續向前。這就要求各行社必須把“金融夜校”這項金融工程上升至聯社發展的戰略高度。多方參與才能見成效
推廣好這份“實驗田”,就必須尊重民意、體現民意。要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金融服務問題,就要根據各村存貸款、信用工程建設、不良貸款清收、特色產業、就業結構等情況,制作“一村一特色亮點、一村一支農故事、一村一感恩品牌”的授課模
式,在選擇講解的內容上要多換位思考,從群眾所需的角度,切實講授群眾亟需了解的金融知識。金融夜校為農村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自主創業就業搭建融資服務平臺,為農村青年電商、淘寶等互聯網創業人群提供科技、信息支持,為百姓金融維權途徑、投資理財信息等提供增值服務。復制好這份“示范田”,要不拘
形式、多維發力。“金融夜?!?,其形式上不在于“夜”,而在于“校”,亦不能一味強調設備、人員、氣場之“高大上”,更不能本末倒置:重“夜”輕“?!薄!敖鹑谝剐!弊畛跤蓙硎墙Y合村民“日升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性盡量不占用百姓勞作時間而選擇在夜晚開展農信金融宣傳活動,若一味強調“夜”校就要在晚上開課,其明顯存在一定弊端,如晚上開展夜校,往往要進行到晚上9點之后有時要延遲至11點多才結束,對于一些年老體弱、腿腳不便或年幼的村民來說,路遠難走,易發生不可預測的后果。如果白天利用村民空閑時間,且在
其便于接受農信社金融知識宣傳情況下,我們即可約定時間地點,召集村民開展。不唯人數場次、不困于時間地點,因地制宜地實施金融夜校工程,把民眾關心的增收致富門路與農信社金融知識結合在一起,要讓百姓身邊時時有、處處有“金融夜校”。實現好這份“良心田”,必須
上下聯動,多方參與,方可持久活力。一方面,要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溝通協調,讓政府參與編制3-5年金融夜校戰略實施規劃,力爭使金融夜校品牌成為一項政府主導的農村金融惠民工程;另一方面,可在村委會建立農信社金融夜校俱樂部、委員會等授課點服務站,把村支兩委、村里有較高威望、聲譽的群眾代表納入俱樂部。要讓金融夜校走心入心,
更接地氣,穿越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必須多維發力,去除形式沖動,堅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推進,“夜”出亮點、“?!背霭傩彰癖姷墨@得感。作者單位:貴州省六
枝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