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美麗
出臺及完善普惠保險的頂層設計、明確普惠保險的發展目標、劃定普惠保險發展重點……近年來,普惠保險作為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內對其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當前建設金融強國的背景下,研究探討如何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近日,在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24普惠保險峰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普惠保險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從多角度開展了討論。
普惠保險發展勢頭良好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邢鸝認為,多年來,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我國普惠保險服務供給不斷深化,產品類型不斷豐富,社會覆蓋面逐步拓展,普惠保險整體呈現穩步發展勢頭,其中農業保險已經占到普惠保險的半壁江山。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財政部國有金融資本運營評價中心原主任胡學好表示,農業保險在中國普惠保險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為幾億農戶提供4.5萬億元風險保障,規模世界第一,同時也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支持體系和組織體系。
“從發展戰略來看,農業保險的發展立足現實,穩步推進,從糧食產品到經濟作物,從主產區到其他區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從支持體系上看,中央和地方財政上下聯動,共投入6500億元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從推進方式上看,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多管齊下,使農業保險形成合力,實現從無到有,深受農民歡迎。”胡學好說。
中共寧波市委金融辦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委員、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周逸斌則分享了寧波市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在探索普惠保險發展方面取得的經驗。
“全國首個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落地寧波以來,我們成果豐碩,如創新了280多項產品,其中50多項向全國或全省推廣,但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比較好的生態。”周逸斌表示,具體來看,一是認識上,寧波社會各級和政府部門對學習保險、認識保險、運用保險的意識大幅度提高;二是體系上,寧波初步形成了“機構+智庫+平臺+文化”比較完整的生態體系;三是理念上,寧波提出全域全產業鏈保險,也探索了“保險+科技+服務”的新模式,以及開展增進型保險的探索。
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盡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當前普惠保險發展仍存在服務廣度、深度不夠以及創新不足等問題,保險供給與人民群眾保障需求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普惠保險的可持續發展方面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
“普惠保險作為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消費者對于保險的態度比較復雜,機構在拓展普惠保險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大家保險集團原總經理、上海仁達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徐敬惠表示。
徐敬惠認為,需要更新普惠保險在理念、模式、政策和評價上的認知,同時要進一步開展普惠保險宣傳教育,并尋求政策配套和多方協同。同時,要著力解決普惠保險發展中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健全普惠保險體系和評價指標,鼓勵跨界協同和創新模式,調動社會民間力量,探索建立普惠保險網絡,發揮好風向標和指揮棒的作用,總結、提煉、推廣成功案例,鼓勵更多機構和個人參與普惠保險發展。通過這些措施,提升保險的覆蓋面和滲透率,充實社會保障功能,推動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
胡學好認為,未來普惠保險發展可借鑒農業保險的政策體系、支持體系及運作方式,也需要財政支持和商業可持續性兩個關鍵因素的支撐。而實現商業可持續需良好的商業設計和政策體系,包括機制、支持體系、發展節奏和保險激勵的可持續性。
“我們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有些地區在農業保險投保中存在‘以賠促保’或‘協議理賠’的問題。”在圓桌論壇上,農業農村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有些政策和制度不太健全,使得農業保險缺乏區域之間的統籌,也無法實現年度之間的統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建議,一方面,在農業保險發展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分別為其制定政策,進一步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健全保險的精準理賠機制和監管機制,特別是在理賠過程中提高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話語權,同時加強對農業保險業務的監管,特別是利用信息化系統,防止出現虛假承保以及協議理賠的現象。
談及寧波市探索發展普惠保險遇到的問題,周逸斌介紹,從政府端來看,一方面是財政投入可持續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如何更好體現具體項目績效的問題。從消費端來看,群眾最大的問題是獲得感不強,以長護險為例,寧波市已經有800多萬人參保,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但目前享受到長護險服務的僅有2萬多人。從市場端來看,保險公司利益、群眾利益、政府利益以及涉及到的第三方機構等之間的利益很難平衡。
如何更好地解決普惠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周逸斌認為,一是理念要轉變,政府要引導全社會提升對保險的認識,同時保險行業和保險公司也要轉變理念;二是服務要前置,要讓群眾在投保后享受到保險公司的服務,提升其獲得感;三是機制要優化,要讓各方在保費收入、利益分配與長期市場拓展和績效方面實現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四是生態要共創,形成政府培育市場、機構優化生態、市場自發升級的生態,使普惠保險的商業性可、持續性得到保證。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
14:12 | 浙江浦江農商銀行構建完善“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