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近日,以“優化農業補貼政策體系,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農業保險分會年會暨第22期農險論壇在北京召開。
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張紅宇在致辭中指出,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背景下,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以新質生產力為重要引擎和核心驅動,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農業全產業鏈能力,以適應更復雜、多元、系統的農業風險管理新要求。保險服務于產業發展,優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必須從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出發,從多元化農情出發,有重點、有選擇地發展。
“此次會議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探討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針對穩定農戶收益、支持鄉村振興、保障糧食安全等目標,探討如何優化農業保險政策工具,更好地推動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多單位、多學科協同合作、共同努力,需要多技術融合、多因素驅動創新,從不同的方向推動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效率、農業信息利用能力和農業風險管理水平。”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朱信凱指出。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作了主題為“開展多層次農業保險,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報告。
袁純清指出,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議中的政策要求,具有現實性和方向性的意義。一是通過多層次農業保險,來滿足多樣性、多層次的農業主體需求;二是通過多層次農業保險,來適應多層次的農產品;三是通過多層次農業保險,解決不同區域的農業保險需求。
該報告提出,把優化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體系作為切入點,推動多層次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使保費補貼政策的效益最大化。保費補貼要堅持差異性、精準性、多樣性、動態性、機制性,完善風險區劃費率厘定,積極開展特色保險,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動態變化,既要堅持層次性、多樣性的導向,又要相對穩定,同時要根據全國的變化、需求的改變、績效的評估做出實時適當的調整,使保險補貼機制更具活力和效率。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尹成杰在主題為“加快構建高水平的農業保險制度”報告中指出,農業保險制度是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的重要組成,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農業保險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參保主體農業風險損失得到有效保障,國家財政支持農業保險機制不斷完善。
尹成杰表示,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對農業保險建立高水平的制度和機制提出新要求。農業保險要堅持中國特色,堅持做大做強,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多層次發展,不斷健全完善現代制度機制。大力提高農業保險綜合保障能力,要加快轉變農業保險發展方式,完善和健全農業保險政策體系和機構體系,積極推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新險種的創新開發,進一步建立健全數字農業保險運行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保險法律法規體系。
農業保險分會理事長,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峭指出,建設各級農險平臺(系統)是強化保險業務監控、提高保險運行效率、增強保險服務能力的核心基礎設施,但當前仍面臨許多省級平臺未創建、中央級平臺難共享、兩級平臺未對接的問題。各級政府農險工作組應將農險數據平臺作為“新基建”,運用政府農險獎補資金給予支持,推動相關部門聯合共建,建立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共享共用機制,充分發揮農險數據平臺對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
新疆國興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郭超分享了新疆兵團六師衛星遙感服務農業種植和風險防控的經驗。郭超介紹,新疆兵團六師應用衛星遙感服務在農業生產決策支持、精準農業管理、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災害預警與響應、保險科學精準理賠、提高作物產量品質等全方位、全周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會議還圍繞“優化完善農業保險政策,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農業保險雙精準一減量”展開討論。
14:31 | 農發行浙江舟山市分行獲批1.9億... |
13:41 | 農發行昆明市東川區支行 再投470... |
14:35 | 農發行廣東東莞市分行發放糧油購... |
14:35 | 農發行江西吉安縣支行助推企業秋... |
14:35 | 農發行江西省分行支持農產品流通... |
14:26 | 農發行廣西隆安縣支行持續發力“... |
14:25 | 浙江海寧農商銀行加大涉農信貸支... |
14:25 | 山西孝義農商銀行扎實做好各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