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鄭源源)記者從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華農業保險”)獲悉,1月8日,在萬眾矚目的生豬期貨上市交易的首日,安華農業保險在吉林長春德惠市、遼寧大連金普新區兩地,同時簽出當地生豬“保險+期貨”價格保險的首張保單,為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防范豬價波動風險的新式武器。
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生豬養殖產業是我國農業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自2009年起,我國豬肉年消費量約5000萬噸,占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可謂是人民群眾不可替代的生活剛需。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遠期市場價格的準確指導和市場價格風險的分散手段,生豬養殖產業深受“豬周期”的困擾,幾近無解,整個產業鏈都受到豬價波動風險的極大影響。
據介紹,早在2013年5月,安華農業保險就利用看跌期權原理,結合豬糧比數據,研究設計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并在北京市試點實施,填補了生豬產業市場風險保障的空白,受到廣大養殖戶的歡迎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由于缺乏再保險的支持,業務規模很難推廣擴大。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生豬期貨價格保險業務,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開展“農業保險+”的具體實踐,也是對“保險+期貨”模式的進一步探索。創新推出生豬“保險+期貨”的服務模式,可以生豬期貨價格作為生豬價格保險的定價基準和結算依據,保證了價格保險操作的公平性、客觀性,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同時,也給生豬養殖產業的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了有效的保價、鎖價工具,在生產投入之初,就可以通過購買生豬“保險+期貨”價格保險鎖定賣價,從而鎖定整個養豬生產周期的收入;長期來看,有利于新型經營主體的長期投入、持續穩定生產,從而達到穩定市場豬肉供應,穩定豬肉價格的巨大作用。此外,可以將保險公司承擔的豬價波動風險轉移給期貨公司,期貨公司利用期貨市場對沖風險,解決保險公司的后顧之憂,放心大膽地推廣,最終實現養殖戶(企業)、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的多方共贏。